眨眼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
眨眼癥是指眼瞼眨動不能自主的眼病,臨床上以兒童多見。輕者雙眼外觀如常,重者見上瞼結膜血管模糊、濾泡形成、球結膜充血、角膜混濁或水腫等。
臨床癥狀
不自主雙眼瞼頻繁眨動,或伴眼癢、眼干澀不適、畏光、眼痛等。
藥物治療
合并有焦慮、抑郁癥狀的患者,可聯(lián)合使用抗焦慮和抗抑郁的藥物。常用選擇性5-羥色胺再攝取抑制類抗抑郁藥,如帕羅西汀、艾司西酞普蘭、氟西汀等;抗焦慮藥可選用苯二氮卓類藥物,如奧沙西泮、勞拉西泮、阿普唑侖等。
其他治療
1.治療原發(fā)疾病如存在原發(fā)眼部疾病,應積極治療,糾正屈光不正。2.心理治療向患者講述頻繁眨眼的原因和配合治療的重要性,從心理上消除患者的緊張、焦慮情緒,增強戰(zhàn)勝疾病的信心。
日常護理
1.環(huán)境保持環(huán)境安靜、整潔,避免光線刺激,避免接觸煙塵環(huán)境。2.休息與活動注意休息,保證充足睡眠,避免用眼過度,減少看電視和用電腦的時間。3.心理護理主動傾聽患者訴說,了解患者心理狀態(tài),給予患者關心和支持,增加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,使患者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。
飲食調(diào)理
飲食結構合理,糾正偏食、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,適當增加粗糧,補充維生素。
關鍵詞: 眨眼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
相關閱讀
最近更新
- 06-14
- 06-14
- 06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