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快訊:走掉百病祈健康
【資料圖】
正月十六,老天津的女子要外出遛百病。她們在游玩的路上(最好是遠(yuǎn)走郊外),講究過三條河,過三座橋,俗稱“度厄”,意思是將百病統(tǒng)統(tǒng)丟掉。九河下梢的天津衛(wèi)大小橋梁多,有人見橋必過,更有甚者在過河過橋時還要燃香持香前行,目的是讓他人避開,俗信這樣更能祛病延年,又叫“走橋”。此俗不唯津沽獨有,山東、江南等地亦頗為流行。封建生活對女子存在諸多不公與禁錮,女人們深居閨閣,平常大門不出二門不邁,尤其是兒媳婦在過年期間更是忙個不停,在正月十六外出真可謂放松身心的良機(jī)。
舊時有民間俗曲唱到:“元宵雪襯一燈紅,走百病后摸門釘,但愿來年生貴子,不枉今番寒夜行?!卞薨俨r若來到城門、廟門前,已婚但沒有孩子或尚未懷孕的婦女還要悄悄地摸摸大門上的門釘,也可再到廟中上香祈福。
門釘也稱“浮釘”,意思是說裝飾在門扇上的門釘好似浮在水面的泡。摸門釘習(xí)俗透射著古代生殖崇拜的遺風(fēng)?!搬敗敝C音“丁”,人們借此期望家族人丁興旺,后繼有人。明人沈榜在《宛署雜記》說:“正月十六,或六月十六,婦女群游,祈免災(zāi)咎。暗中舉手摸城門釘,摸中者,以為吉兆?!鼻迩 秾幒涌h志》中記,“十六日,婦女相攜走橋摸釘,以消災(zāi)。”
蔣芷儕于1911年編撰的《都門識小錄摘錄》中也描述了老北京人摸門釘?shù)呐f俗:“夜分必至正陽門下,暗摸門釘乃回,相傳為走百病,又云為求子之讖?!焙L(fēng)中,紅粉袖管中伸出的纖纖玉手撫摸在冰冷的金屬門釘上,瑟瑟著,祈福著,這似乎也是文人眼里的一種風(fēng)韻,恰如“丹樓云淡,金門霜冷,纖手摩挲怯”的妙詞所云。
當(dāng)然,過大年萬民出游難免會出現(xiàn)些小插曲。據(jù)上世紀(jì)二十年代末的新聞報道,由于天津街面上觀燈游玩的人多,地痞流氓也趁機(jī)起哄,以致?lián)頂D、丟失物品,甚至走丟鞋子的事時有耳聞。
傳統(tǒng)民俗必定與現(xiàn)代生活產(chǎn)生交融,俗隨時變,如今遛百病的民俗依舊盛行天津,但已成為舉家出行游玩,享受戶外低碳健康生活的重要休閑方式。和諧、團(tuán)圓,還有濃濃的親情,全都交融在舊俗新風(fēng)的生活中。
相關(guān)閱讀
- 06-14
最近更新
- 06-14
- 06-14